征加强技术集意见废塑废料污理 污染控制规范染治塑料
塑料因其优异的加强技术性能被广泛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我国是废塑塑料生产和消费大国,近年来,料污理废随着快递、染治外卖等行业的塑料快速发展,塑料包装制品需求量增长迅速,污染塑料消耗量不断上升,控制废塑料产生量迅速增长。规范
解决废塑料的征集一个有效方法就是回收再利用。废塑料主要的加强技术再生利用方式有物理再生和化学再生两种,主要的废塑处置方式包括焚烧及协同处置。我国废塑料回收利用行业规模较大,料污理废但整体污染防治水平不高。染治为推进废塑料回收利用,塑料减少塑料污染和资源浪费,污染减少废塑料从产生到最终处置全生命周期过程中的二次污染,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于2007 年组织制定的《废塑料回收与再生利用污染控制技术规范(试行)》(HJ/T 364-2007),规定了废塑料回收、贮存、运输、预处理、再生利用等过程的污染控制和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要求。
该标准实施十余年来,为我国废塑料回收利用做出了重要贡献。但随着国内技术工艺进步和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该标准已不再适用于行业现状及管理要求。因此,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司于2019 年底启动《废塑料回收与再生利用污染控制技术规范》的修订工作。
《废塑料回收与再生利用污染控制技术规范》的修订工作由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重庆市固体废物管理中心共同承担。目前,《废塑料污染控制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已经完成,正在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
该标准规定了废塑料产生、收集、运输、贮存、预处理、再生利用、焚烧及协同处置等过程的污染控制和环境管理要求,适用于各种废塑料产生、收集、运输、贮存、预处理、再生利用、焚烧及协同处置过程的污染控制,也可作为与废塑料相关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设施设计、竣工环保验收、排污许可管理、清洁生产审核等的技术依据。需要注意的是,属于危险废物的废塑料不适用本标准。
该标准的实施,有利于提高我国废塑料再生利用生产工艺及污染防治水平,能为加强废塑料污染治理,防控环境风险,保护生态环境安全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资料来源:化工仪器网。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删除。
相关链接:塑料,污染,标准,固体废物
(责任编辑:百科)
-
近日,有网传消息称,一项针对存款的政策措施引发广泛讨论,据这项政策,若储户存款超过100万元将被永久冻结。对此,中国人民银行微信公众号8月22日辟谣称,网传“8月开始,银行将永久冻结部分存 ...[详细]
-
《假冒“星巴克”被索赔2100万元》追踪:巨额赔偿性消费公益诉讼案宣判
中国消费者报南京讯王欣记者薛庆元)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2020年对一起特大假冒“星巴克”咖啡案提起消费民事公益诉讼详见《中国消费者报》2020年11月25日1版《假冒&l ...[详细]
-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李佳榕记者 田珍祥)“连续三年蝉联世界金奖”“世界金奖六连冠”……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食品企业在产品包装上或企 ...[详细]
-
中国消费者报赣州讯记者任震宇)5月19日,由中国记协主办,江西省委宣传部、江西省记协、赣州市委宣传部协办的“学党史 悟思想·红土地上践初心”中央媒体赴赣州学习调研 ...[详细]
-
透视“A拆A”成色:近八成子公司上市首日迎“开门红” 涨幅收窄、分化加剧成趋势
最近一个多月,接连3起“A拆A”IPO上市案例落地。记者梳理发现,自2023年5月中旬至今,先后已有友车科技、天玛智控、西高院等3家上市公司通过分拆实现独立上市。目前来看,自2 ...[详细]
-
报道追踪:“君豪义乌小商品城”被业主起诉 冠名未经授权再遭投诉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刘传江)哈尔滨君豪义乌小商品城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君豪公司)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开发君豪义乌小商品城项目时多次虚假宣传,多次被罚仍不改被曝光后(详见5月3日《中国消费者报》2版《开发 ...[详细]
-
近九成商家24小时内退款 广东承诺无理由退货商家达3900余家
中国消费者报广州讯(陈晓莹记者李青山)5月14日,记者从广东省消委会获悉,由广东全省消委会系统组织实施的“线下无理由退货承诺”活动已广泛开展一年多,目前承诺无理由退货商家390 ...[详细]
-
中国消费者报深圳讯(记者黄劼)不强制或变相强制消费者关注商家公众号,提供人工缴费及扫码缴费等多种服务方式,支持现金、电子支付等多种支付方式……这是深圳市消委会联合该市福田区 ...[详细]
-
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记者张文章)近日,由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人民检察院依法提起公诉的林某良涉嫌妨害药品管理罪一案一审宣判,被告人林某良被判刑拘三个月,并处罚金1.4万元。该案是《刑法修正案十一)》施行以来 ...[详细]
-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吴娟 记者薛庆元)发红包表心意、打起感情牌、卖惨求好评……类似花式索要好评的现象不仅仅在各大网购平台发生,还频频出现在团购、外卖等其他平台,让消费者不胜其扰 ...[详细]